翁貝托·艾柯
翁貝托·艾柯(1932年1月5日-2016年2月19日)
意大利教授,研究領域涵蓋符號學、古文獻學、語言學、哲學、美學、建築學、評論、歷史學、人類學等整個人文科學領域。
在都靈大學文學系取得博士學位(Laurea),論文主題為阿奎那的美學。他擁有約40個榮譽博士學位,除了母語義大利語外,據說還能流利使用8種外語。此外,據說直到80年代,他還能記得自己任職的博洛尼亞大學圖書館中所有書籍的位置,可謂記憶力超群的天才。從他能記住看過的書的內容來看,他在與書籍相關的方面擁有非凡的記憶力。
此外,他還是義大利詹姆斯·喬伊斯學會的名譽理事、符號學期刊《Versus》的編輯、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、耶魯大學客座教授、博洛尼亞大學教授、義大利人文研究學院院長,並曾在法國高等師範學院、哈佛大學、劍橋大學、巴黎高等師範學院授課,以及擔任國際符號學學會名譽主席,並獲得法國榮譽軍團勳章。以上僅是他簡歷中極小的一部分。
他曾任博洛尼亞大學符號學教授,但在2007年75歲時退休。退休後,他仍然活躍於美學、符號學、文學、散文、文化評論等領域,在理論與實踐之間穿梭,持續進行著作活動。
2016年2月19日,他在家中因長期與癌症搏鬥後去世。死因是致死率極高的胰腺癌。據說家人向《共和報》通報了死訊。享年84歲。葬禮於2016年2月23日在米蘭舉行,數百名市民出席,悼念這位人文科學界的巨匠。
○ 有創造力的作家基本上必須尊重閱讀自己作品的讀者。因為他,可以說,就像把一封信裝進瓶子裡拋向大海一樣,已經把自己的文字拋向了世界。
○ 真正的好書,即使讀上兩遍、三遍,也能帶來新的詮釋。
○ 真正的英雄總是誕生於錯誤之中。他像其他人一樣,夢想著成為誠實的懦夫。
○ 真正的知識,不僅僅是知道應該知道的事和可以知道的事,還必須知道不知道的事和不應該知道的事。
○ 詩歌不是情感的問題,而是語言的問題。創造情感的是語言。
○ 風像燃燒火焰一樣,缺席召喚愛情。風會熄滅小火苗,也會助長熊熊烈火。
○ 為什麼寫作?這個原因對我來說並不清晰。除了從某個時候開始寫作的事實,以及將永遠寫下去的信念之外,真正無法用文字表達的我寫作的原因。
评论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