세상사는 지혜

米蘭·昆德拉的名言

  • 撰写语言: 韓国語
  • 基准国家: 所有国家country-flag
  • 其他

撰写: 2024-05-03

撰写: 2024-05-03 15:34

米蘭·昆德拉的名言

米蘭·昆德拉

米蘭·昆德拉(1929年4月1日-2023年7月11日)

捷克、法國小說家。也被歸類為後現代主義作家。

出生於捷克斯洛伐克,但於1975年後流亡法國,並於1981年取得法國公民身分。畢業於布拉格藝術學院電影系,並曾擔任該校教授。最初以捷克語創作,但從1993年起改以法語寫作,之前用捷克語寫的作品也在1985年至1987年間由昆德拉本人親自翻譯成法語。因此,法語版本也被視為正本,目前翻譯成中文的昆德拉作品大多是根據法語譯本。甚至昆德拉本人也表示,他的小說應被歸類為法國小說。

在捷克居住期間,昆德拉是改革派馬克思主義者,並於1948年加入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,但於1950年因從事反黨活動而被開除黨籍,1956年獲准復黨,但於1970年再次被開除黨籍。在此期間,昆德拉參與了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,並以此為基礎創作了代表作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》。昆德拉的作品在1989年天鵝絨革命推翻捷克斯洛伐克共產政權之前,一直被其母國捷克斯洛伐克列為禁書。

2019年12月3日,捷克政府恢復了他的捷克國籍。據說,儘管他一直拒絕恢復國籍,但在2018年安德烈·巴比什總理親自拜訪後,經過勸說才得以實現。這是他自1979年被剝奪國籍以來40年後的事件。目前,他的國籍僅為捷克,而公民身分則同時擁有法國和捷克。國內也出版了大部分的小說和散文集譯本。

2023年7月11日,在法國巴黎的公寓中因病去世。

○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。我們無法判斷我們做出的決定中哪些是好的,哪些是壞的,因為在給定的情況下,我們只能做出一個決定。我們沒有第二、第三、第四次生命來比較各種決定。

○ 不確定性是人生最美好的面向之一。

○ 人們輕視事物是因為他們不太考慮生活日益沉重的過程。

○ 真正的冒險是在不需要發現的時候到來。

○ 真正重要的是思考什麼,而不是如何思考。

○ 只要我們還活著,我們就是獨立而自由的存在。

○ 人類必須忍受決定和選擇的痛苦才能獲得自由。

○ 真理可以抵抗我們生活中的一切謊言。

○ 愛是賦予人類生命深度和重量的力量。

○ 不要為明天憂慮,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;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。

○ 對抗死亡的唯一方法就是活下去。

○ 人類反抗權力的鬥爭也是記憶反抗遺忘的鬥爭。

○ 消滅一個民族的第一步是抹去他們的記憶。摧毀書籍,消除文化和歷史。然後,有人撰寫新書,創造新文化,創造新歷史。不久之後,這個民族就會開始忘記自己是什麼,過去是什麼。

○ 人類的時間不是循環的,而是直線前進的。

○ 人們總是高喊著想要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。這是不對的。未來是一個無人關心的冷漠空間。過去充滿生機,它惹惱我們,挑釁我們,侮辱我們,並誘惑我們摧毀它或重新粉刷它。人們想要成為未來主人的唯一原因是為了改變過去。

○ 在只有一次的生命中,完美是不存在的。

○ 渴望離開自己居住地的人是不幸的人。

评论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