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心寶鑑
明心寶鑑
<千字文>、<蒙求>與之並列,為朝鮮時代兒童的代表入門書。從中國經典中摘錄具有教益的佳句編纂而成。原本分上下卷共20篇798條,而略本則為19篇247條。略本的體裁分為:格言篇、天命篇、順命篇、孝行篇、正氣篇、安分篇、存心篇、誡性篇、勤學篇、訓子篇、誠心篇、立教篇、治政篇、治家篇、安危篇、準則篇、言語篇、交友篇、赴行篇等。依據版本不同,尚有增補篇、八般歌、續孝行篇、廉義篇、勸學篇等附錄。原本的編撰者,學界普遍認為是中國明朝人物潘汝良,但也有人提出是高麗忠烈王時期的文臣秋琢。
○ 寬厚之人,福祿自至。凡事寬容,必獲多福。
○ 處世當謙遜。敬行錄云:謙遜之人,必居顯要;好勝之人,必遭怨敵。
○ 慮心傷神。過度思慮,徒然傷神;妄動無忌,反受其殃。
○ 切勿輕信。孔子曰:人皆惡之,必察焉;人皆好之,必察焉。
○ 貪多必憂。敬行錄云:知足常樂,貪多必憂。
○ 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。天網恢恢,疏而不漏,作惡必遭報應。
○ 機不可失。敬行錄云:禍至不可幸免,福至不可再求。
○ 交友須擇,免致後悔。
○ 智者見於事。一事不經,一智不長。
○ 切勿自誇。君子曰:自以為是,則不明;自以為足,則不顯;自以為高,則功不立;自以為長,則久不存。
○ 毀謗他人,猶如唾天。惡人毀善人,宜置之不理。不理不答,心安神泰,毀謗者徒勞而已。此猶臥而唾之,反墮其身。
○ 勿過於苛求。荀子曰:無益之言,過於察視,皆勿為也。
○ 人皆可為師。孔子曰: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。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○ 怒不可遏,須加忍耐。一怒之下,百日憂患。
○ 欲加害於人,反受其害。太公曰:欲觀人,先觀己;傷人之言,反傷其身,猶含血噴人,先汙其口。
○ 逢迎之人,須加防範。孔子曰:毀我者,是吾師也;譽我者,是吾賊也。
○ 切勿樹敵。敬行錄云:結怨於人,是種禍根;棄善不為,是害己之道。
○ 勿輕易議論他人。老子曰:人所不知者,勿為也;人所不言者,勿言也。
○ 切勿偏聽。偏聽則暗,兩聽則明。
○ 一言可以解千金之債。務子曰:一言之善,可以濟人;一言之惡,可以害人,甚於蛇毒。
○ 切勿輕視他人。太公曰:自以為賢,則不敬人;自以為大,則輕小;恃勇輕敵,則必敗。
○ 切勿以力服人。孟子曰:以力服人者,一時也;以德服人者,終身也。力不足也,故服於人;德勝於人,故服於人。
评论0